i-Talent學習計畫小編相信大家多少都有聽過,現在這個時代,網路成為企業選才、用才的徵信工具,甚至是擴大到搜尋「網路足跡」的數位面試!i-Talent學習計畫小編提醒大家,網路是雙面刃,經由網路,你可以提高個人的知名度甚至是影響力,但也可能讓「不能說的秘密」全面曝光。所以,我們一定都要知道在數位時代如何去經營自己的形象!
負面語言 影響第一印象
「凡走過必留下痕跡」,網路人肉搜索的力量無限。士嘉科技執行長丁友麟表示,姓名、特定暱稱、生日、電子郵件的開頭英文字,用這些「關鍵字」不費力就可以用搜尋引擎,搜出一個人的底。甚至利用拍賣網,還可以找出一個人的網拍交易記錄,做為選人時的信用參考。
中華人力資源協會秘書長吳仲濱表示,網路上的個人言論,雖然是私德的領域,但若是不經意說出跟公司有關的事情,萬一引起顧客或往來廠商不必要的反感,對公司而言總是麻煩,因此企業人資部門對這樣的事情特別敏感,也是必要的考量。
尤其是一些情緒上的字眼,或是對社會事件的極端批判,一旦留在網路上,那不是情緒過了就可以刪除掉的。吳仲濱說,站在主管的立場,看到這些網路上的負面言語,心理難免會猶豫,這個機會給負面思考的人恰當嗎?提拔這個愛批評的人,會不會將來有麻煩?因此,當心情不好或是HIGH過頭的時候,都不要在網路上留言,因為網路足跡難以抹滅。所以i-Talent學習計畫小編提醒大家,在網路這般開放、公開的場合,行事千萬要小心謹慎。
一件事情往往是一體兩面,除了謹慎使用網路,我們當然也要知道如何使用網路,使其變成我們的利器!現在就由i-Talent學習計畫小編帶大家繼續看下去!究竟要怎麼在網路上經營自己的正面形象呢?
自我加值 創造社群共享
人力銀行行銷協理陳力孑表示,45歲以上的人才,可能已經有一定的社會風評,網路活動通常也不太活躍,如果要換工作,通常是被挖角,有一定的人脈和徵信管道。
但35歲以上的人才,屬於職場上要上不上的中間階級,職場表現的能見度相對不高,大家的學經歷比較起來,也大同小異。如果可以透過網路提高自己的能見度,創造自己和同儕的差異性,並不是壞事。
陳力孑指出,像是在網路上「帶動議題討論」,以自己專業的觀點和見解,吸引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人,共同討論或呼應這個議題,無形中養成一票粉絲,就具有正面意義,對將來的職涯發展,有加分的效果。
另外,「創造社群的共享」,像是自己的本業是金融,卻能夠將其他行業,具備同樣職能的人,串在一起,形成一個社群,成為交換訊息的平台,也是一種能見度的發揮。這能將人脈延伸開來,有助於創造自己的價值和未來的機會。
至於25歲以上的族群,從懂事開始就有網路,就在玩網路遊戲,對於網路和現實世界的虛實之分,並沒有那麼真實的感受,甚至在網路上大放厥詞,也是生活習慣之一,完全忽略了網路足跡的力量。
陳力孑說,即使是一個網路分類廣告,順著這個脈絡一路追下去,都可以知道這個人的行事和成長軌跡,學生時代不需要負責的事,出社會之後都必須負責。因此,要就徹底開放不計後果,或許能夠形成個人風格,否則最好是潔身自愛、謹言慎行。【經濟日報】
最後,就讓i-Talent學習計畫小編跟大家分享一定要用心經營自己的品牌。做對的事是品格的表現。i-Talent*學習計畫我們下回見。
i-Talent*是您學習的好夥伴!
i-Talent學習網址 http://italent12.pixnet.net/blog